花垣縣供電有限責任公司屬湘西州中二型地方電力企業。公司成立三十多年來已發展成為全省規模大的縣級電網之一,現有220kV變電站1座,變電容量36萬kVA;110kV變電站4座,變電容量32.6萬kVA;有35kV變電站9 座,變電容量13.595萬kVA;有220kV線路 2條,長152.64 km;有110kV線路8回,長147.6km;有35kV線路11條,長187.6km。電網大供電能力40萬kW,電源主要引自重慶烏江電力集團和貴州銅仁供電局,并以縣內小水電為補充,能滿足未來10年用電發展需求。供電區域覆蓋17個鄉鎮,277個村,供電面積占縣域面積的92%,供電用戶占全縣總用電戶的97%。各類用戶中,用電量大的是錳鋅工礦企業。
隨著人口的增加,用戶使用量的增高,對供電線路的負荷壓力也隨之增大,企業為了保證供電安全到達千家萬戶,必須加強線路、變電站設備的日常維護。由于巡檢工作枯燥乏味,每天重復同樣的動作,如同開水煮青蛙,巡檢員很容易對工作麻痹大意,走馬觀花。人工的紙質巡檢記錄數據保存不完整,隱患層層不上報,耽誤事故處理時間。
1、巡檢員紙質記錄信息不夠準確,數據不完整,上報不夠及時,容易出現隱瞞不報,工作懈怠。
2、不能及時上報,無法將問題匯總,制定出針對性的維護計劃。維護工作難以高效率開展。
3、對巡檢人員管理松散,出勤線路,具體到崗的時間、位置無法管控。
4、電力線路和塔桿等設施的運行狀況、運行參數等歷史數據無法有效地利用,查詢不便,對設備的缺陷分析,設備選型,輔助決策無從實施。
5、巡檢資料難以保存,查詢困難。每次巡檢后都會產生大量的巡檢檢查記錄,要對這些記錄中的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分析,工作量相當大,時間一長,這些資料很容易遺失。
1、運用GIS技術,將供電線路建設圖、桿塔等附屬設施直觀展現在電子地圖上,巡檢人員通過實時定位即可確定自己的地理位置和巡檢線路是否正確。
2、巡檢工作標準化、流程化管理,對每個巡檢點位上設定巡檢項目,列明檢查項目及標準,要求巡檢人員依次按規范填寫,并且對現場進行拍照取證,數據異常自動比對報警響應。
3、工作人員的行動軌跡、實時位置顯示在管理中心,方便管理者隨時查看,監管人員,實時調度。
4、從考勤、上報隱患到維修記錄,大量巡檢數據隨時調閱,無遺失,實現管理自動化。
5、巡檢員在巡檢過程中用拍照實時上傳隱患照片,杜絕描述錯誤或者上報不及時,為事故處理贏得時間。